WFU
顯示具有 齒吸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齒吸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貓咪齒吸收的疼痛表現

作者:蔡依津 獸醫師   恩亞動物醫院

米妞為我們示範貓咪有齒吸收問題的時候,檢查時會有什麼表現。我們在門診使用沾水的棉花棒來碰觸牙齒,可以看到碰到有問題的牙齒,嘴巴會有明顯疼痛的反應,像被電到一般!

                 

照片藍色箭頭指的是米妞的右下第三前臼齒,發現有齒吸收的樣貌

1. 牙齦紅腫
2. 牙齦變得厚高(跟旁邊牙齒比較)
3. 視覺上牙齒變小顆
4. 隱約看到牙冠有缺角不完整



飼主表示其實不需要去碰到牙齒才會痛,平時摸右側臉頰米妞就會閃躲了,可見齒吸收的問題有多不舒服~


齒吸收需要拍攝牙齒X光跟探針檢查確認。若是發生在牙齒的外側(頰側跟唇側)很容易在門診就肉眼診斷,好發的牙齒是下顎第三前臼齒、第一臼齒,上顎第三、第四前臼齒。但若是先發生在內側(顎側跟舌側)那就很難發現,要靠麻醉調查才能得知了!發生在內側真的不少見,千萬不要輕忽~

延伸閱讀


齒吸收(貓蛀牙),常見貓牙科疾病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齒吸收(貓蛀牙),常見貓牙科疾病



貓咪口腔問題主要有四大類:

1. 牙周病
2. 貓口炎
3. 齒吸收
4. 口腔腫瘤

齒吸收非常常見


齒吸收是貓咪常見的口腔問題,約佔成貓的20%~75%。以前這個問題最早被稱為貓蛀牙(Feline Cavities),在臨床上及X光的呈現類似人類蛀牙,不過這在臨床組織學上是錯誤用語,因為並非細菌產生導致珐瑯質受到侵蝕。

之前賦予過齒吸收很多名稱,像是牙頸部病變(Cervical Line Lesions, Neck Lesions)、吸收性病變(Resorptive Lesions)、貓破牙細胞吸收性病變(Feline Odontoclastic Resorptive Lesions, FORLs),現在比較新的研究資料皆統稱為齒吸收/牙體吸收(Tooth Resorption)。

齒吸收通常發生在牙骨質與珐瑯質交界處(Cementoenamal Junction),肉眼可見牙齒上有增生的牙齦組織。


藍色箭頭為齒吸收問題的常見外觀,跟其他牙齒比較,牙齒看起來比較小顆(牙冠的面積較小),因為牙體被齒齦覆蓋住了。下顎第三臼齒都會被旁邊的唇繫帶擋住,需要刻意翻開才能看到。


藍色箭頭就是齒吸收牙齒在X光下的表現,牙冠破損不完整,牙周韌帶空間已不清楚。

貓咪痛卻說不出口


齒吸收可以發生在貓咪任何一顆牙齒上,但最常見的為下顎的第三前⺽齒及第一大⺽齒,上顎的第三前⺽齒與第四前⺽齒。當齒吸收進展到牙根表面,齒齦進而覆蓋上去時,該病灶就已經暴露在口腔細菌中,因此導致周圍軟組織發炎而產生疼痛。

有齒吸收的貓咪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是慢性隱性的疼痛。直到病程進展才可能有臨床表現被飼主察覺,像是過度流涎、甩頭、打噴嚏、厭⻝、口腔流血、咬起⻝物時有困難(邊吃邊掉⻝物或只用單側牙齒進⻝)、磨牙。

診斷需要麻醉檢查


基本上門診檢查並不容易檢查清楚,因為病灶通常很小,在貓咪清醒狀態,完整口腔檢查是有難度的,需要麻醉利用牙科探針來偵測並確認每顆牙齒的牙骨質珐瑯質交接處與其齒齦的覆蓋狀況。

牙齒的每一面都要檢查,因為會發生在肉眼不易看見的內側面,再配合拍攝牙科X光片。有問 題的牙齒會在牙骨質珐瑯質交接處附近顯示放射線穿透的影像,看到部份牙體消失。牙科探針加上牙科X光片便能夠幫助獸醫師判定吸收的分級與決定治療計畫。


以上是齒吸收不同時期的X光表現,出處是AVDC網站,請點我

齒吸收有三種分型


依據牙齒X光的發現還有牙周韌帶空間(periodontal ligament space)的結果,齒吸收可分為型:第一型(Type 1)、第二型 (Type 2)以及第三型(Type 3)

第一型:牙體有一處或多處的放射線穿透的影像,但擁有正常的牙周韌帶空間。
第二型:牙體有一處或多處的放射線穿透的影像,但牙周韌帶間隙變窄或消失。
第三型:一顆牙齒混合了上述兩型


以上是齒吸收的分型示意圖,出處一樣是AVDC網站,請點我

拔牙手術是最好方式


齒吸收是一種十分疼痛的疾病,貓咪必須儘早接受治療。基本上,最佳的治療方式是完全拔除齒吸收問題的牙齒。有種變相的手術是『牙冠切除術』(刻意保留部分牙根但去除掉牙冠),此手術只允許在第二型齒吸收,牙根已無正常影像,像是被侵蝕已無牙周韌帶空隙。若在拔牙手術發現有流血的牙髓,該齒根務必要完整拔除。

牙體修復(Restoration),也就是補牙,可以考慮施行。但,貓齒吸收是一個進行性的疾病,因此修復也可能無法完全阻止其進展。補牙帶來的預後研究並不廣泛,多半是不佳的。 我個人認為除非非常早期診斷出來,可進行修復,但飼主應了解補牙並非痊癒保證,以免期待落差。

口腔保健與檢查


牙體吸收的成因至今未明。一項研究指出,罹患齒吸收的貓比沒有齒吸收的貓擁有較顯著的25-hydroxyvitamin D血清濃度。研究人員還發現,41%的貓罐頭⻝品超過貓所需要的維生素D需求量三十倍之多,在飲⻝上不超過250 IU/ kg的維生素D可能是一個關鍵?但成因仍然眾說紛紜。普遍認為,第一型齒吸收是發炎導致,所以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才能防止這種問題發生,還需要靠細心的主人發現,或是請獸醫師幫忙檢查。